从微观操作层面来看,印刷企业实施精益管理具体可从企业的4个管理目标(财务、成本、质量、效率)和2个管理工具(5S、可视化)这6个维度谈起。
1.财务意识与经营
印刷企业的部分经理一般都不具备相关的财务知识,在印刷出产治理过程中,不能从财务的角度对出产系统或部分进行经营和治理,从而轻易造成一些铺张。
。相反,假如企业能够在财务方面适当开放,使中高层治理职员能够掌握年度经营规划中财务控制的重点方向,把握财务知识,将对企业的利润保障大有裨益。另外,良多印刷企业的治理非常粗放,对每个工序、每个环节的审核与报价把关不严,没有建立相应的数据系统,对于物料损耗、质量损失没有进行财务核算,一个订单做完,到底是亏是赚也没人清晰,在出产会议或者产销治理会议上也不会有人从财务角度进行检讨、总结,中高层治理职员都不清晰相应的财务收益。
2.物料成本控制
现在许多大中型印刷企业都制定了物料损耗标准,但仅仅制定物料损耗标准是不够的,还需建立BOM物料清单并进行相应的审核与控制。通过这样的手段,该公司在企业内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成本控制氛围,车间机台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时刻留意物料的损耗,有效降低了物料的损耗,提高了公司的利润。笔者知道的一家港资印刷企业,对成本控制非常严格,印刷中无论补料数量多少,都必须经过公司老板签字核准,并查清楚补料的原因,之后仓库才能发放物料。
3.质量风险识别与预防
印品质量治理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要真正做好,还需把重点放在质量风险识别与预防上。浙江上峰包装团体有限公司在出产工程单上设有一个栏目,对可能泛起的质量风险进行提醒与预防。例如,在进行工艺评审时,质量经理要充分评估复杂工序或者客户特殊要求可能会给产品质量带来的风险。
4.生产效率提升
笔者以为,出产效率的检讨与改善,首先要建立在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的基础上,好比,是什么原因导致停机、效率下降?哪些环节泛起了题目?哪些人的责任?今后该如何避免?整个出产流程的瓶颈在哪,如何克服?是否可以提前做好相应的预备工作?
。精益治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进步出产效率。因此,如何进步出产效率是印刷企业实施精益治理必需解决的重要题目之一。
5.现场5S的宣导与执行
5S治理是以制造业现场治理为核心、认为产品服务为导向,促进现场治理井然有序、进步出产效率、保障质量和品质、降低本钱的宝贝。假如一个车间连基本的5S都做不好,那么产品质量、出产效率等都难以得到保障。 5S治理真正做到位的话,可以及时看出出产现场哪个地方有题目,然后迅速找到原因、马上处理,并督促机台职员进行改善。因此,要想实现精益治理,5S治理必不可少,可以说,5S治理是精益治理中最基础、最有效、最可行、最直观的一个专题。
6.可视化管理
只有这样,印刷企业才能打造一条制造环节的精益价值链,建立全新的贸易生态环境,从而保障企业的利润。可视化治理是指利用IT系统,让治理者有效把握企业信息,实现治理上的透明化与可视化,这样治理效果可以渗透渗出到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链、客户治理等各个环节,使重要的业绩数据以及出产过程中的任何指标都能够随时被看到,使题目发生时能够立刻采取步履,防止题目被掩盖。
规范化、尺度化、数据化是印刷工业发展的必要手段,而精益治理是微利时代的印刷企业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有利润、有价值、可持续发展的必定选择。精益治理的一个枢纽条件是尽早捉住题目并消除它们产生的根源,可视化治理则有助于这一进程。持续推进精益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高层领导、中层经理、基层员工都能深刻理解精益治理的理念并卓有成效地实施,且将这种精益治理的文化、思维与行为习惯深入骨髓。